6月13日-15日,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的2018(第十届)全球冷链峰会在天津举行。作为领先的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九曳供应链受邀参加峰会,由其冷链运营总监赵婧在智慧供应链论坛现场分享《智慧冷链时代的平台战略》演讲。
以下是演讲原文。
大家好,我是九曳供应链冷链运营总监赵婧,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智慧冷链时代的平台战略》。刚刚有嘉宾提到,线上线下要结合才能有未来。我们九曳鲜运平台正是结合了线上和线下,我现在既负责“九曳鲜运”全国范围内城际和同城的线下运营,也负责“九曳鲜运”平台的线上搭建,我非常赞同他所说的线上线下连接在一起才有做成平台的可能性。
说到平台,我觉得要从十年前开始说起。以前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家尽平台”,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在十几年之前,一股平台风吹进了中国,那时候全国都在说罗宾逊模式,全国都在说轻资产模式。那么,经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是否我们以为的轻资产平台模式已经落地生根了呢?是否解决了线上线下信息不对称之后就能解决原来在物流上遇到的一些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这么多平台公司,有的用APP进行整合,有的用系统进行整合,也有推崇不碰货,用信息做交易撮合的,那经过这么多年在国内的实践验证之后,所谓的轻资产、纯平台……现在基本都已经听不到声音了,我们现在再回头过来看,所谓的平台模式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事呢?
九曳鲜运认为,平台模式有“三重”。
第一“重”是物流节点。其实物流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有一个非常关键性的点就在于物流节点,不管你是要做落地配、干线、要做共仓共配、还是要做集散、分拨,都离不开物流节点,冷链这个行业更是如此。所以当你想要做一个平台的时候,第一重节点是肯定避免不了的。在冷链行业,节点就是冷库、中转仓,而且这个仓库一定是社会化的,并非在自己的单一体系内服务于单个企业,这是第一个“重”;
第二个“重”是专业细分。我们现场应该有很多物流公司,有很多车队,平时我们接触业务时最常碰到的是:如果有人找你运货,肯定会问:运什么货?送到哪里去?有什么要求?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性。当你要做一个平台的时候,你不能只说自己是面向社会大众做冷链运输的。我认为,在未来这是没有成功可能性的。未来应该是这样,能做商超配送的公司,那就只做商超;送电商大仓比较有优势的,那就去送电商大仓;送餐饮门店有优势的,那就送餐饮门店。能做榴莲、冰淇淋的企业,不一定能做冰鲜产品的运输;能做冻羊肉的,也有可能压根做不了敏感产品的运输。所以说,未来的平台上,产品将会做细分,细分的点包括运输的品类,不同场景下适宜的不同运输品类,这个也是平台的第二“重”,尤其是对于冷链平台来说。
第三个“重”是运营质量。中国的冷链市场也好,客户的需求也好,都在不断地上升。在不断上升的时候,市场上是不缺订单的,也不缺客户需求,那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运营质量标准。当你把不同产品做了细分之后,对于不同产品和不同运输场景,都会有符合它自己特性的运营质量标准,且这些运营质量标准是借助于系统、借助于信息化、借助于数据化来进行管控的一套重运营体系。
在我看来,普货的平台风已经吹了将近十年了,冷链行业的平台风也已经来了。我相信,有可能明天一开门,我们也会像普货行业一样,“千家万家尽平台”,不过无论千家还是万家,都躲不过这三“重”。
讲完平台模式的三“重”,接下来我介绍一下“九曳鲜运”。
九曳鲜运目前正在搭建一个冷链物流的智慧化平台。九曳供应链现在有25个九曳鲜仓,全部面向市场开放,服务于每一个生鲜品牌和企业。基于我们目前现有的全国鲜仓布局以及服务的客户群体,我们会优先在仓所在区域整合我们的同城配送、区域配送,然后由点到面将我们所有的仓进行连接,形成一张全国的冷链运输网络。基于这样的整合,我们才有了目前九曳鲜运的同城整车、零担,城际整车、零担等业务。这些都是基于上面所说的三重。
我们平台上所有对外提供服务的产品,首先是需要有标准的,第二是需要有运营、重管控的,第三是需要细分的。我们将自己的产品分了这四大类:城际零担、同城零担、城际整车、同城整车。我们会把不同的商超,便利店以及生鲜产品,以它们的名字命名为相关专列,之后在我们九曳鲜运平台上,只要输入运什么产品,从哪里到哪里,都会显示对应的运输标准产品应该有的运营质量和标准,以及不同的价格区间,这是我们九曳鲜运平台的一个主要搭建标准。
智慧冷链和信息化、数字化息息相关,时代变化得很快。信息化是什么?大概十年前,信息化是工具,在大部分人的理解里,信息化是办公自动化、office、Windows,这是十几年前这个行业对信息化的理解,人们认为它只是个辅助工具。现在,我们都知道信息化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每个企业都知道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未来。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我想讲的是,真正的信息化是企业未来的出路,真正的信息化是由点到链的变化。
之所以说是由点到链的变化,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两个词语。第一个是“输入成本”。在之前将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做普货平台的朋友们已经明白了什么叫输入成本,就是你要花大笔的钱,去烧钱,让别人使用你的系统,把订单输入到系统里去,让别人在每个节点把我们所需的在途情况,签收情况,甚至于运输途中的温控、地理位置等信息都要输入到系统里去,这个就是输入成本。
当你的场景越复杂,中转的场景次数越多,链条上的环节越多,你的输入成本就越高。所以说大家会发现,之前炒得很热但后来慢慢没有声音的平台,基本都是没有补贴了。当你在不烧钱的状态下让别人使用系统,需要录入数据的时候,很多人就不使用我们的系统了,这就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输入成本。
至于如何降低输入成本,我觉得位于单个链条上的某一个单点系统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一开始我们生产数据会有ERP,ERP会通过客户推单进入OMS生成订单,接着进入WMS或TMS,然后进入后面的DMS等,如果其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单独脱离的话,那么每一个系统都需要很高的输入成本,才能让别人把这些信息输入进去。
有些物流公司说自己有TMS,我就问,“那你里面的数据怎么产生的?”一般回答都是工作人员手工输入或者是客户输入。我说,“那客户愿意吗?”答案很明显,肯定是不愿意的。如果让车队和司机来输,这也不现实。因此,当信息系统由点连成链的时候,数据一定来自于最原始的源头,即生产之处,所有的信息流、数据流都会伴随信息系统的链条流入下一环。
第二个词,物流公司深恶痛绝的“回单”。为什么要有回单?有一些客户说,“其实不是我们的物流部门要回单,是我们的财务需要。”需要回单是因为他的生产数据里面,或者是盘帐数据里,需要有这个环节作为实物凭证去和别人对帐。回单不是给人看货物的签收证单,而是由于企业环节中许多信息链是断链的,只能靠回单来满足信息链断裂所产生的数据流通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的信息流、数据流从点变成链,就不会再有这个问题了,也就不需要回单了。因为,回单签收的状况已经随着每一个环节流向了最前端,这同时也是未来从点到链的信息化是唯一出路的原因。
九曳鲜运平台也是如此。我们有上百人的IT团队,在不断地完善我们的ERP,OMS、TMS、WMS、BMS等系统,把所有的信息链串起来,让这条链上的不同角色使用不同的信息化系统,保证整个信息化数据从生产的源头开始就不断链地向下传递,这是智慧冷链不可缺少的一环。
平台的核心及壁垒。我们现场有很多大公司,肯定都有自己的IT团队。IT团队最喜欢讲的话是:“老板你放心,外面能做到的功能我也能做到,外面有的系统我们肯定也能实现”。这句话说明,在我们的行业里,信息化、尤其是系统并不是行业的壁垒。
那什么是壁垒?我觉得,壁垒是大量经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是这个企业真正深耕过的每一个业务场景,真正深入实地面对面所了解的客户需求,真正投入过和使用的系统体验……
只有真正反复通过实践验证的技术,才能突破壁垒。好用是系统的首要必备条件。什么样的系统好用?在物流行业,好用意味着简单。通俗讲,可以自动的功能就不要手动,可以点一下的就不要点两下。
所有细节都来自于实践。有些客户跟我说,他们接触的有些司机在业务过程中一个按钮都不愿意多点。那么这些时候,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使用电子围栏功能,只要进入特定范围就自动签收,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
突破信息化壁垒的经验来自于每一个环节的深耕细作,来自于大量的实践,来自于我们在下游的千千万万个承运商,通过实践告诉我们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九曳鲜运是一个经过大量实践的平台。这里可以举一个关于城配路径规划的例子。我的硕士学位毕业于英国排名第一的交通规划专业,在国外读路径规划课程时,曾接触过许多特别牛的线路优化企业。但是假如你在中国,有谁跟你讲他们的线路优化系统特别好用,千万不要相信,他一定是骗你的。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市场跟所有的国外市场都不一样,需要累积的经验也不一样,甚至于每一个商超的配送,每一段路都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如果说有线路优化,一定需要经过大量的订单磨合,由原来的人工调度经验归纳总结成标准化的语言,并将其系统化,这样才有可能好用。另一方面,我认为平台的另一个核心是海量订单基础,经过实践、运营和总结后,才能把它变成一套好用的系统算法。
刚刚提到各个系统的联动,现在讲一下九曳供应链的可视化能力。九曳鲜运平台开创了国内冷链全程可视化查询平台系统的先河,货物在运输途中时可随时调取温度、位置信息,运输完毕后还可以查看全程的温控和位置信息,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手机端、PC端的ERP、WMS等系统上进行查询。之前所说的由点到链,实时查询,都是源自于这样的监控机制。
除了前面提到的全国25个九曳鲜仓布局,九曳还拥有所整合的配送资源、供应链核心技术、跨境供应链能力等。九曳鲜运的平台如何打造?发挥25个九曳鲜仓的优势,基于全国九曳鲜仓所辐射城市进行末端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的打造,形成全国最完善的城配网络;基于全国九曳鲜仓及城配体系,打造全国最大的零担网络,形成以点布面,全面覆盖的全国冷链运输网络,进而通过我们的产品细分,通过我们标准产品的打造,成为中国最大冷链交易平台,成为冷链行业的标杆!
谢谢大家!